关于推进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建设的建议发表时间:2023-06-21 16:51 提案人(单位):李秀龙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国家、海南省及儋州市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2021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有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绿色化利用,促进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儋州市自2020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率先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初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效率、释放潜能,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 在政府有关部门与再生资源企业合作下,“两网融合”的工作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个别的阻碍因素: 一、垃圾分类源头不到位 目前,我市的垃圾分类主要分为四大类: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居民必须树立科学的垃圾分类意识,这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但这也正是居民所缺乏的。目前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的时间还很短,垃圾分类意识还没有深入民心。居民缺乏对垃圾分类的主动力,自觉性不高,使得“两网融合”模式缺少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居民没有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直接将各种垃圾混合堆放于“其他垃圾”桶内,导致其不能得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完全不符合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为后端垃圾加工问题带来了困难,给环卫部门和再生资源企业的工作带来负担。 二、缺乏集中管理,导致治理效率低 “两网融合”模式涉及到环卫部门与再生资源企业,但二者都有自身不同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在对城市垃圾治理时会进行分段、分块、分类管理,提出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也只针对一个特定方面,有时甚至会处于分离状态,并未做到有效兼容,导致信息沟通不及时,发布的政策不连续不协调,这势必加重后期治理的压力,影响治理的综合效果,不利于“两网融合”模式的建设和运行。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分类运输,加强监管力度 为解决此问题,可以实施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运输、专车专用的方法。明确好每一类运输车所要承运的垃圾种类,将已分类好的垃圾直接运走,可以避免垃圾清运者因出错而将垃圾重新混装。同时也要加大对整个产业链的监督管理,要依靠政府的监管部门,使其作为重点执法监督内容,进行不定期检查,做到全程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在任何环节中工作怠慢、不遵守制度、任意妄为者可通过罚款、分拣垃圾等方式进行教育处罚。政府也要落实好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和广大群众积极加入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管,对违法行为及时制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让政府与人民共同进行动态监管。 二、推动系统融合 环卫部门与再生资源企业有共同的目标,即重新构建良好的城市垃圾管理系统,但环卫部门的垃圾清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各司其职,未能实现共赢最大化。为此,要有效整合,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共同管理。 首先,明确好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的各自职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双方沟通协调,统一规划,方便政策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做到数据平台融合,建立一个可将环卫系统和再回收资源系统的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对全流程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形成全产业链数据分析,方便对流程的统一监管和调度,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新模式 借助智能化“互联网+”平台,将回收网络的信息平台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数字化平台或微信公众号进行链接,也可实行网上预约,让工作人员上门为居民服务,实现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结合。这种新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既提高了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率,也培养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参与环保。 生态保护是我们始终不能忽视的问题,垃圾处理方式不妥当易造成“垃圾围墙”的局面。处理快速增长的废弃物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破解难题的突破口,“两网融合”模式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上,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具备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在实施过程中要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仅对浅层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两网融合”工作的推动还需进一步深层探索,做好“两网融合”工作,对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